13910160652
010-52852558
| |EN
首页 > 知产战略 > 宏观战略
  • 13910160652
  • ciplawyer@163.com

重庆市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摘编

日期:2022-06-07 来源: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作者: 浏览量:
字号:

重庆市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


摘编


宣传图.png


第一节  发展基础


政策环境和体制机制不断优化。出台了关于建设知识产权强市、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政策文件。知识产权机构改革顺利完成,重新组建了市知识产权局,实现了专利、商标、原产地地理标志、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等知识产权类别的集中统一管理,管理体系和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


第三章  建设以优化创新和营商环境为导向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第三节  加强重点领域知识产权保护


强化医疗健康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强化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保护中药传统品牌,加强对道地中药材的地理标志保护。


第四章  完善以提升创新能力为导向的知识产权创造机制


第二节  强化知识产权高质量供给


培育知名商标品牌。深入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完善商标品牌培育扶持政策体系,加大知名商标品牌培育力度。增强企业商标品牌意识,引导企业注册和培育自主品牌。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行业协会作用,服务商标品牌发展。加强商标品牌资产管理,加大商标品牌投入,强化技术创新、质量管理、标准研制、文化建设,夯实商标品牌培育发展基础。加快培育新型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商标品牌。积极开展商标海外布局,培育具有市场竞争力、国际影响力的知名商标品牌。鼓励支持各区县结合区域产业特色,推进区域品牌注册商标,培育区域商标品牌。鼓励企业通过驰名商标等方式加强商标保护。强化自主品牌宣传推广,倡导自主品牌消费。


专栏5  商标品牌建设工程。


实施商标品牌培育计划。建设重庆市品牌培育中心。培育一批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品牌,支持打造“巴味渝珍”“三峡”2个全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和50个区县区域公用品牌,与四川合力共创“川菜渝味”品牌。围绕电子信息、汽车摩托车、装备制造、消费品、材料等支柱产业,打造一批在国内外有较强竞争力的知名品牌,形成产业集群品牌。围绕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新材料、生物技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一批拥有核心技术的创新自主品牌。围绕金融、物流、会展、信息等生产性服务业和商贸、健康、文旅、餐饮等生活性服务业,推动“重庆火锅”“重庆小面”等品牌化发展,培育一批影响力大、竞争力强的服务品牌。


实施商标品牌推广行动。支持企业参加中国品牌日、中国知识产权年会、中国国际商标品牌节以及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展会、博览会。鼓励企业参加“中国商标金奖”评选活动,扩大商标品牌知名度。支持企业参与中国出口商品品牌评价,推进我市出口商品品牌建设,助力企业更好地“走出去”。讲好重庆商标品牌故事,举办成渝地区商标品牌博览研讨交流活动。


实施商标品牌服务行动。加强重庆商标审查协作中心建设,拓展服务功能,为市场主体提供更多便利服务。建立商标数据信息服务系统。开展重庆商标品牌价值评选活动,发布自主商标品牌榜单。完善商标品牌培育激励机制。


实施商标品牌海外护航行动。建立企业商标海外维权协调机制,加大海外商标维权援助力度,引导企业通过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等途径,加强商标海外布局。


第五章  提升以促进产业发展和区域融合为导向的知识产权运用效能


第三节  提升重点区域知识产权运用能力


深入推进“一区两群”知识产权协调发展。聚焦主城都市区“做大做强”,促进西部(重庆)科学城、两江协同创新区成为科技创新策源地。在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培育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推进知识产权转化运营等方面完善相关制度和机制,培育一批高价值专利、高品质商标品牌、高质量版权产品。加快建成国家知识产权强区,使知识产权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聚焦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和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做特做优”,深入挖掘自然与文化资源,充分运用地理标志、植物新品种和农产品专利,大力发展地方特色产业,提升特色产业附加值。加强地理标志商标品牌培育,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品牌市场竞争力,助推一批特色农产品走向国际国内市场。推进植物新品种和农产品专利强农、文化版权惠农、非遗传统知识利农工作,为农村产业创新发展提供技术和信息支持。


专栏8  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程。


实施地理标志培育计划。支持行业协会探索制定地理标志品牌价值评价体系,开展地理标志品牌价值评选活动。


第六章 健全以便民利民为导向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


第三节  推进知识产权服务业健康发展


专栏9知识产权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知识产权品牌服务机构提质增效行动,加快品牌服务机构的创建与聚集。到2025年,建设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2个以上,引进和培育国家级品牌服务机构20家以上;全市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达到1500家以上,实现年产值30亿元以上。


    相关文章

    本文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