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10160652
010-52852558
| |EN
首页 > 自主创新
  • 13910160652
  • ciplawyer@163.com

知识产权护航气候友好技术发展

日期:2010-03-24 来源: 作者: 浏览量:
字号:
        前不久,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大力研发推广气候友好技术,不断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近年来,我国在应对国际关注的影响全人类发展的气候变化问题上,不仅予以高度重视,制定了相关政策,明确了任务和目标,而且不断研发和推广应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气候友好技术,增强了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向世界展示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良好形象。
  
        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托
  
        近日,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标志性建筑中国馆正式竣工。入夜,红色的中国馆华灯齐放,映红夜空。为其提供电力保障的,是上海世博会安装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4.7兆瓦的光伏电站。在上海世博会期间,此光伏电力将与传统电力一起为场馆、景观、交通工具、公共设施等提供电力保障。据了解,上海世博会专用光伏电站的年发电量可达260万千瓦时,实现年减排二氧化碳约2550吨。同时,世博园区的灯光设备大多采用节能的LED光源,空调大量使用了江水源和地热源,实现了“零排放”。上海世博会组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在相关基础服务设施建设上,上海世博会将建成一个展示节能减排、气候友好技术的示范项目。
  
        “所谓气候友好技术,是指不造成气候变化、不给气候带来负面影响的技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徐华清表示,其与节能减排、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是一致的,反映了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托。谈到气候友好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时,他认为,其中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是关键。
  
        近1年多来,国际金融危机让世界各国再次感受到,发展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是增强经济发展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在该领域的技术发展中,国际竞争一直十分激烈。近年来,我国在太阳能、风能、水利、沼气等气候友好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上,取得了一些可喜的进展。
  
        在可再生能源中,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据国家发改委有关专家介绍,目前,与其他产业相比,我国太阳能利用产业规模在世界各国中遥遥领先,自主知识产权率达到了95%以上,并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热利用市场,也是世界最大的太阳能集热器制造中心,现在我国太阳能集热板保有量超过1亿平方米,占全世界的76%;从太阳能产业对中国经济的贡献来看,整个光热产业累计为国家节约标准煤2亿多吨,减少各类污染物排放约2亿吨。
  
        重视发展气候友好技术
  
        看过影片《后天》的人们,无不为气候变化带来的灾难性后果所深深震撼。科学研究表明,从1860年到2000年,全球平均气温上升了摄氏0.4度到摄氏0.8度,过去50年观测到的全球升温大部分属于人类活动造成的影响。为此,国际社会为有效应对气候变化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先后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等重要文件,建立了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法律和政治基础。
  
        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纷纷采取行动,保护、强化自身在气候友好技术领域的优势和竞争力。2003年,英国政府就在其能源白皮书中明确指出,要通过发展、应用和输出低碳转型技术,创造新的商机。2006年,美国政府公布的“美国竞争力计划”也强调,要通过大力支持包括能源研究在内的科技开发来提升美国的竞争力。
  
        我国早在1994年制定的《中国21世纪议程》中,就将应对气候变化、保护气候作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优先领域之一。2007年,中国政府颁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随后出台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专项行动》方案。
  
        知识产权是重要支撑
  
        2009年11月2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决定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这意味着我国从2005年到2020年间将减少超过40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是欧盟同时期承诺减排30%目标的3倍多。

  随后,在2009年12月召开的有关气候变化问题的哥本哈根国际会议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气候友好技术的转让问题上未能达成一致。“这意味着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气候友好技术不但十分重要,而且时间紧迫。”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法律与知识产权系主任李顺德教授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气候友好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发达国家又进行技术封锁,这对我国来说是一个挑战。我国要实现对世界的承诺,发展气候友好的高新技术,就必须自主创新。李顺德认为,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气候友好技术,是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是积极应对未来与国际竞争的需要。对于大力研发推广气候友好技术来说,在激励创造、有效运用等方面,知识产权制度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和作用。
  作为“十一五”计划的最后一年,2010年也将是我国实现单位GDP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要降低20%的关键年。“十一五”的前3年,我国实现节能减排10.08%。南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谷书堂向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表示,自主创新,大力研发和推广自主知识产权的气候友好技术,是最终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和2020年我国兑现节能减排承诺的重要手段。
  2010年1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田力普曾指出,从应对金融危机和气候变化到推动节能减排、倡导低碳经济,知识产权在服务于国家重大需求和中心工作中发挥了日益重要的支撑作用。今后,要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制度对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作用,促进知识产权事业健康快速发展,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和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知识产权报 记者 赵建国)
    相关文章
    本文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