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10160652
010-52852558
| |EN
首页 > 知产速递 > 传统文化
  • 13910160652
  • ciplawyer@163.com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

——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杂技之乡”多绝活 宁津“人人有一手”

日期:2018-10-25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 作者:崔静思 浏览量:
字号: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5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的讲话,为山东这个文化资源大省的繁荣发展指明了方向。儒家思想的起源、礼仪之乡的传承,文化的种子,几乎植入了山东大地的每一寸土地。而说起山东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数不胜数,山东快书、潍坊风筝、西河大鼓、木版年画等等,不一而足。而在这些传承至今的技艺之中,以“惊、险、奇、美、新”五大艺术特色而著称的宁津杂技,无疑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之一。


杂技行内有句名言:没有宁津人,难成杂技班。当人们踏上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的地界,去找寻这个“杂技之乡”有关非遗技艺传承的足迹之时,坐落在县城西南一隅的宁津县杂技艺术学校无疑是一个必须“打卡”的“景点”。刚刚修葺过的练功房外墙上涂刷着令人眼前一亮的鲜艳色彩,掩映在通往宁津县城交通主干道的绿树丛中。走进学校的大门,左手边一侧略显低矮和陈旧的土黄色平房,就是学校的孩子们生活起居及文化学习的地方。几株绿植、三两花朵,成为校园内为数不多的“点缀”。


640.webp (4).jpg


上午九、十点钟的样子,正是孩子们练功的时候。练功房大厅里,30多名学员正热火朝天地“操练”起来,年龄稍小、底子略薄的学员一字排开双手撑在条凳上练习倒立。“能坚持就坚持!脚别放下来!身子顶直了!”作为宁津县杂技艺术学校的校长,肤色黝黑的石向东如今已经没有授课任务了,可是来练功房看着孩子们日常练习,已经成为了他的习惯,言语间也不乏严厉。“年龄小的孩子学杂技,就像一棵小树正在抽枝发芽,不修剪的话很容易长歪了。”石向东说。


640.webp (5).jpg


练功休息的工夫,小学员们都喜欢挤在练功房的舞台前面,看着那些入校三四年的学员表演已经基本成型的舞台节目。今天将要表演的舞台节目是《绸吊》,随着背景音乐《美丽的神话》响起,一对男女学员在屋顶吊起的绸带上曼妙起舞,时而在半空中完成惊险的特技动作,时而将绸带套在脖子上进行眼花缭乱的空中旋转。一曲歌毕,无论是来访者还是围观的小学员,均奉上了热烈的掌声。


石向东告诉记者,杂技艺术学校的教学是因材施教,学员擅长哪种基本功就让他练哪种类型的节目。比如女孩子如果柔韧性好又不恐高,就可以尝试练习类似《绸吊》这样的高空节目,而在基本功非常过硬的基础上,要练出一个可以登台表演的节目至少也需要一年的时间。经过三至五年左右的杂技启蒙,杂技艺术学校的孩子就可以“出师”去各地或大或小的专业杂技演出团体接受磨砺了。


宁津杂技多是“门里出身”的杂技世家,一般都有自己的拿手绝活或独门绝技。即便是放在整个宁津县的范围内,民间也有打油诗谓之“上至九十九,下至才会走,若论耍玩意,人人有一手”,就是对宁津杂技基础之雄厚、参与人数之众多、覆盖面之广泛、影响之深远的真实写照。然而,杂技练的是“苦功夫”。如今,宁津杂技在资金、人才、平台等方面的断档危机时时存在,越来越少有父母会把孩子送来学习杂技这项传统技艺。即便在宁津这个“杂技之乡”,石向东的学校也是唯一一所专业杂技教育机构,而学生的父母则大多是外出打工人员或是在家务农的农民。实际上,学校本身也是靠着县里的政策支持“艰难度日”,只为了技艺的传承而始终坚守。


但在石向东和学校的一众老师看来,练习杂技的“苦”是相对的,至少学校里的这些孩子们不用为找工作而担心。2006年,宁津杂技被列入山东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随着近年来各项政策的不断支持,杂技的光明前景还是十分值得期待的。


“梦想?梦想就是赶快练好功夫,从这里走出去,到国内外表演挣钱,看看外面的世界。”临近中午时分,一名稚气未脱的小学员趴在练功房的垫子上休息,这样描述着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