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10160652
010-52852558
| |EN
首页 > 知产速递 > 地理标志
  • 13910160652
  • ciplawyer@163.com

“绥滨大米”怎样实现“华丽转身”?

日期:2023-08-18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 作者:刘洋名 浏览量:
字号:

八月的黑龙江省鹤岗市绥滨县,稻浪滚滚,到处是绿色的“海洋”。清早,绥滨县鑫源水稻专业合作社的种植户周厚超来到水稻田查看水稻长势,“现在的水稻处在灌浆期,正是进入成熟的关键阶段。我看这稻子长得不错,期待今年有个好收成!”


周厚超所在的合作社今年获批使用“绥滨大米”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等这茬稻子收获后,我们就可以将专用标志印制在产品包装上了。到那时,大米的销量肯定会蹭蹭往上涨。”周厚超笑着说道。


近年来,绥滨县努力把地理标志资源优势转变为品牌优势、产业优势,构建起“公司+合作社+农户”保障体系、“收储+加工+销售”产销体系的帮扶新格局,将绥滨大米打造成了富民产业,探索出一条有效带动增收致富的产业帮扶新路子。


强保护  守招牌


绥滨县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的黑龙江畔,这里风光旖旎、自然条件优越。得益于黑龙江水的灌溉、肥沃的黑土地滋养、北纬47°的高纬度充足日照,绥滨大米无污染、品质好、口感佳。2013年,“绥滨大米”获准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为加强地理标志保护,守护“金字招牌”,绥滨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持续加强规范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的使用。在今年的一次执法检查过程中,该局发现一家合作社未经授权在其生产的大米产品包装上使用了地理标志专用标志。“我们立即向该合作社相关负责人讲解了有关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的使用规则,并指导该合作社获得‘绥滨大米’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的使用权。”绥滨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


“绥滨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执法和普及工作帮助我们提高了知识产权意识,并详细了解到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的使用规范。获准使用专用标志后,我们将这枚‘红标’印制在产品包装上,合作社在产品销售、品牌建设、产业发展等方面获益匪浅。”黑龙江雪人龙米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表示。


多年来,绥滨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绥滨大米粮食产业发展,不断在产业扶贫、消费扶贫、电商扶贫上进行积极有益的探索。该县通过粮食收储、大米加工,以及一系列地理标志产业化发展途径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帮助有劳动能力的农民在家门口获得务工收入,实现就近就业。


绥滨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绥滨县水稻产业每年可解决80余人固定就业。目前,绥滨县绿色富硒水稻种植面积约100万亩,在连生乡、忠仁镇、北岗乡等乡镇建设了9个示范基地,这些示范基地水稻年产量50万吨以上,年加工大米27万吨,在基地从事稻米种植、加工的农民实现年增收1.8亿元以上。


有了地理标志的加持和区域特色品牌的辐射效应,当地农户种植绥滨大米的积极性得到提高。“在专业合作社的带领下,我们农户种植的水稻在销售渠道上有了保障,年均收入也翻了一番。”绥滨县一位水稻种植户说道。


引龙头  兴产业


酒香也怕巷子深。由于农业结构单一,缺少农业龙头企业带动,绥滨县种植的优质稻米无法与市场有效对接,卖粮难、米优价廉等问题一直是制约农民致富增收的瓶颈。因此,引龙头、建公司、兴产业,成为绥滨县发展地理标志产业的重要抓手。


2018年,绥滨县与中粮集团等共同出资组建的中粮贸易(绥滨)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下称中粮绥滨公司)正式挂牌,现代企业经营理念被引入到绥滨大米地理标志产业发展的过程中。


该公司坚持以销定产,加快订单种植,提升“第一生产车间”的供给效能。例如,按照市场需要,推行优质品种订单种植,实现“销在种前”;采取上门检验、当场定价等方式降低农户售粮成本。截至目前,该公司累计开展优质稻谷订单5万余亩。


“自从与中粮绥滨公司签订订单合同以来,年收入多了三分之一。这都是地理标志的功劳!”聂长红兴奋地说。聂长红此前是绥滨县联合村的贫困户。2018年,中粮绥滨公司收购了她家全部水稻。“我家当年就实现了‘脱贫摘帽’”。如今,聂长红家的生活越来越红火。


2020年,中粮福临门绥滨大米新品在京东平台直播发布,两小时内直播间人数达到156.13万人,获得326.29万次点赞量。平台直播、发布、卖粮……绥滨大米逐步实现了从地方特产向商品化的华丽转身,“好大米”卖上了“好价钱”。这离不开“中粮集团”“福临门”两大品牌的精准助力。通过借力合作品牌及其销售渠道,绥滨大米补上自身的营销短板,走向了更广阔的市场。


“订单种植提高了农户种植绿色优质水稻的积极性,提升了农户自身的‘造血’能力。此外,在稻谷收购政策和‘绥滨大米’地理标志品牌的带动下,绿色水稻的经济价值得以实现。好米能够卖好价,让农户增收致富有了保障。”中粮绥滨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


值得一提的是,中粮绥滨公司创新了“公司+合作社+农户(贫困户)”“让贫困户当股东”的产业帮扶新模式,把合作社、小农户纳入龙头企业整体经营,打破了常规的经营理念,真正实现了“扶贫输血”到“产业造血”,由“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的转变。


“现在的生产成本降低了,我们还成为股东了”“和市场对接更方便了,我们的干劲儿也上来了”……绥滨县的农户们对这种经营模式赞誉有加。


颗颗“黄金”米,十里稻花香。从过去的籍籍无名到如今的产业兴旺,“绥滨大米”走出了一条极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未来,绥滨县将继续依托地理标志这一致富纽带,将资源优势转变为品牌优势,在这片黑土地上唱响乡村振兴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