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利 - 
            
商标 - 
            
版权 - 
            
商业秘密 - 
            
反不正当竞争 - 
            
植物新品种 - 
            
地理标志 -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 
            
技术合同 - 
            
传统文化 
          点击展开全部
        
      律师动态
更多 >>知产速递
更多 >>审判动态
更多 >>案例聚焦
更多 >>法官视点
更多 >>裁判文书
更多 >>民事侵权
- 
            
知识产权犯罪是否以民事侵权为前提?
摘要 “先刑后民”模式是目前审理知识产权刑民交叉案件最为主要的处理原则。近年来,知识产权“三审合一”制度的实施对于协调与衔接刑民程序、提高审判效率、满足知识产权类案件的专业性需求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也为融合刑民审判标准创造了有利条件。但如何处理知识产权犯罪与民事侵权在实体上的关系,仍旧悬而未决,充满争议。本文认为,要在程序上讨论“先刑后民”或者“刑民并行”甚至“先民后刑”,必须同时回答知识产权
发布时间:2020.11.05 - 
            
专利民事侵权程序中可对权利要求存在的错误予以修正
南通启重润滑设备有限公司诉启东德乐润滑设备有限公司侵害发明专利权纠纷案。本案涉及的主要问题是涉案专利权利要求中是否存在错误、是否可以在专利民事侵权程序中对该明显错误进行修正、并依据修正后的权利要求确定专利权保护范围。 传统观点认为,专利民事侵权程序中应当遵循专利权有效性原则,只需要按照全面覆盖原则的要求,判断被诉侵权技术方案是否包含了与专利权利要求中所有技术特征相同或等同的技术特征,对于权利要求
发布时间:2019.05.30 
  1
  
    共计1页,2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