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专利
-
商标
-
版权
-
商业秘密
-
反不正当竞争
-
植物新品种
-
地理标志
-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
技术合同
-
传统文化
律师动态
更多 >>知产速递
更多 >>审判动态
更多 >>案例聚焦
更多 >>法官视点
更多 >>裁判文书
更多 >>著作权保护
-
真人事迹受著作权法保护吗?
近日,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受理了汪某诉高某等著作权侵权纠纷一案。据报道,该案中,原告将自己的传奇人生经历授权一公司(第三人)编写为剧本并拍摄为影视作品,后原告发现被告未经许可以《绳角》为名,宣传、推介、拍摄内容与原告授权第三人的故事相同的电影剧本。原告主张被告侵犯了其对于真人故事的著作权,故诉至法院。该案具体如何处理,自有法院最终的公正裁判。该报道让笔者联想到的,却是一个有趣的理论上的问题
发布时间:2019.03.05 -
体育赛事本身不是著作权客体的理由辨析
中的表现会受到自身的身体状况、对手的状况、场地的状况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其每次在赛场的表现都是无法复制的[4]。 笔者赞同体育赛事本身不是著作权或者邻接权客体这个结论,但是,认为体育赛事不具有可复制性、不具有独创性的理由值得商榷。在法学界、司法界对如何保护体育赛事节目激烈讨论时,换个角度,退一步讨论为什么不保护体育赛事本身,也许更加容易形成共识。 首先,体育赛事的本身具有可复制性。我国《著作权法》第十条第
发布时间:2019.08.06 -
《谭谈交通》被下架 节目著作权究竟属于谁?
多种权利交叉的过程中。” “著作权法应该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更加开放地去平衡权利人之间的权利。”教授表示,互联网时代,对著作权的保护应该是鼓励创新而不是遏制传播,鼓励创新是在创新的过程中让权利人的权利得到最大的保护,“像这样一下子下架了上万个作品,对整个社会来说,损失是很大的。” 徐新明亦认为,对二次创作的作品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法律上对合理使用的范围有明确的界定,如果二次创作不属于合理使用
发布时间:2022.07.13 -
游戏规则著作权保护路径之商榷
游戏规则进行了对比,认定《三战》在案涉79项游戏规则中利用的构成《率土》独创性表达的内容,构成著作权侵权, 要求《三战》修改这些规则相互联系和作用形成的游戏机制,并赔偿5000万元人民币。 游戏规则与游戏机制是网络游戏的核心构成元素,其往往凝结了游戏开发者大量时间、精力和智力劳动。但游戏规则可版权性问题一直是近年来争论的焦点之一,思想与表达二分法在著作权保护客体的划分上一直存在较大的分歧,“游戏规则
发布时间:2023.05.29 -
整体保护论下游戏规则的著作权保护研究
【摘要】 在“换皮游戏”屡禁不止背景下,司法实践探索以著作权法保护游戏规则以应对剽窃行为,引发对保护模式与解释路径的争论。整体保护论相较分解保护论具有制度效率的优势,据此游戏规则应作为游戏作品之一部分置于“思想/表达二分法”之下检验。在运用“抽象概括法”判定游戏规则是否足够具体时,应以“涉数值策划”与否作为客观标准。 由于游戏作品不具有实用功能,不宜适用功能性原则否定涉数值策划游戏规则的可著作权
发布时间:2023.11.02 -
浅谈商品化权益保护的路径转换
、专利权、著作权以及商号权、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权等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的各项知识产权中,能够衍生商品化权益并且存在保护必要性和可能性的只有著作权。有观点认为商品化权益与商标权、商号权有重叠、交叉或者密切相关[5],甚至“商品化权的实质是未注册商标权益”[6]这一点笔者不能苟同。商品化权益既不能依赖商标权、商号权等标识性权利而产生,也与这些标识性权利保护的目的、方式存在显著差别。 特定法律概念和法
发布时间:2019.04.12 -
实用艺术品著作权保护的标准
【案号】 (2017)粤05民初1199号 (2018)粤民终2104号 【裁判要旨】 实用艺术品的艺术成分可以跟实用功能相分离,且具有一定的独创性的,可以作为作品获得著作权保护。但对于独创性较低的实用艺术作品,将其与被控侵权产品进行“实质性相似”比对时,标准不宜放宽,否则将导致著作权保护范围不当扩大,公有领域被不当侵占,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与创造性高度不匹配等问题。 【案情简介】 原告广东可儿
发布时间:2019.06.26 -
从过寿老人下跪事件,看自媒体使用新闻作品规则探析
国裁判文书网上,以“新闻作品”为关键词检索公开的裁判文书有502篇,其中涉及到“著作权”有475篇,而其中公开时间为2019年至今的合计有194篇,可见大部分案件基本都集中在最近的几年。而对加强新闻作品著作权保护的呼吁,也是传统媒体最近几年在很多场合提起的话题[2]。 新闻作品并不属于我国著作权法第三条[3]例举的作品类型,而实务中,有观点将新闻作品等同为著作权法第五条[4]规定的时事新闻,主张其不属于
发布时间:2020.09.15 -
电子游戏规则著作权保护之否定
并受到保护,而我国的电子游戏规则在国外无法被认定为作品并受到保护。 【关键词】 电子游戏规则 思想与表达两分法 操作方法 情节 一、电子游戏规则著作权保护的动因分析 新西兰高等法院曾经哀叹道:“版权法已经失控了。在与版权法立法目的无关的领域,也经常存在版权保护的诉求和版权法的适用。”用这句话来描述在我国当前司法实践中对电子游戏规则的保护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任何游戏的进行均须基于一定的规则,包括为
发布时间:2024.04.12 -
亡故作者著作人身权的司法保护问题探析
著作权分为著作人身权和著作财产权。著作人身权是作者依法享有的与其人身不可分离的非财产性权利。我国著作权法采用人身权与财产权相分离的“二元制”保护体系,法律对著作财产权与著作人身权中的发表权规定有保护期限。但著作人身权中的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高度依附于作者人身,具有无期限性、不可分离性、不可剥夺性等特征,法律对该三项权利保护没有期限限制规定。著作人身权作为作者依法享有的精神权利,由作者
发布时间: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