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专利
-
商标
-
版权
-
商业秘密
-
反不正当竞争
-
植物新品种
-
地理标志
-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
技术合同
-
传统文化
律师动态
更多 >>知产速递
更多 >>审判动态
更多 >>案例聚焦
更多 >>法官视点
更多 >>裁判文书
更多 >>美国
-
腾讯因微信在美国被诉,这次会被对方拿走3.88亿美金吗?
▎腾讯在美国因微信被诉 Uniloc 5月30日在德州东区法院发起了七起专利诉讼,被诉的除了腾讯,还有Google、Home Box Office(有线电视联播网公司)、HuLu(美国视频网站公司)、KaKao(韩国即时聊天工具Kakao Talk)、Netfix(美国在线视频公司)、Valve(著名的游戏开发商,知名产品例如半条命「Half-life」)。 坦白的说,腾讯被诉并不让人意外,毕竟
发布时间:2016.06.01 -
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认定商标案件利润赔偿要求恶意
2016年3月31日,RomagFasteners公司诉Fossil公司一案从康涅狄格州联邦地区法院上诉至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在关于商标原告是否必须证明故意侵权才能获得利润赔偿的问题上,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作出了判决,而在这个问题上各个巡回上诉法院之间的意见并不一致。迪克(Dyk)法官在法院判决中写道,从法律角度来说,除非原告能够证明被告故意实施商标侵权行为,否则原告不能获得被告的利润赔偿
发布时间:2016.04.14 -
华为的专利观
繁荣了,人们的思想意识在改变,受教育程度也在改变,国人改变了,其实这个社会基本启动了。” 任正非谈“自主创新” “我们不强调自主创新,我们强调一定要开放,我们一定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去摸时代的脚。我们还是要继承和发展人类的成果。” 任正非谈美国的创新环境 “理论上要想有突破,首先一定要保护知识产权,才会有投资的积极性,创新的动力。美国之所以这么厉害,因为它严格保护知识产权,这样美国的创新环境才特别好
发布时间:2016.06.07 -
美国最高法院审理惩罚性损害赔偿问题
2月23日,美国最高法院合并审理了Halo诉Pulse以及Stryker 诉 Zimmer案,两案都是涉及惩罚性赔偿问题。两个案件的原告都要求法院判决驳回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在判决侵权是否为蓄意时采用的两分测试法。 依据两分法,上诉法院首先评估专利权人是否能以“清晰并有说服力”的证据证明侵权者的行为从客观上而言是不合理的。一旦答案是肯定的,法院就会重新审查侵权者的辩护意见。若法院认为侵权者的辩护
发布时间:2016.02.29 -
中国公司在美国主张专利权
近年来,中国公司在美国投入了越来越多的资源进行专利保护。2017年,中国发明人在美国获得了11,240项专利授权,比2016年增加了28%。最近一项调查显示,中国在美专利申请量在2017到2018年间又增长了12%。 美国专利保护为中国公司带来一些好处。一种好处是以专利许可的方式将专利货币化,也就是向第三方进行许可,该第三方可能侵权或者该第三方正好想利用专利技术。此外,拥有一项精心撰写的专利可以
发布时间:2019.08.12 -
参考美国专利权绝对用尽原则需审慎
权利用尽原则是美国司法实践中通过合理限制专利权以保障市场流通的最有创造性的成果之一,也是经过时间检验的卓有成效的方式。美国最高院在权利用尽方面的司法实践,是各国立法、司法以及学术研究的重要参考。但是对我国而言,由于专利法条款存在差异,所以在相关研究和实践中需要注意该差异,避免不加分辨的盲目借鉴。 一、美国专利法司法实践中对待权利用尽问题秉承绝对化原则 专利权的权利用尽的思想可以追溯到1853年
发布时间:2019.05.22 -
“MPF”,想说爱你不容易
引言 2015年6月16日,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CAFC)对Richard A. Williamson v. Citrix Online案做出了判决,判定US6155840权利要求8无效。该判决对权利要求8认定适用美国专利法第112条第6款(35 U.S.C. § 112, para.6,以下简称112, 6th),然而由于说明书中缺乏相应的结构而导致权利要求indefinite,从而根据美国
发布时间:2019.05.31 -
美司法部:反垄断法无需修改,足以预防市场伤害
近来,美国司法部反垄断部门不断加强对当地科技企业的监管。尽管有舆论不断批评美国反垄断法不足以预防市场可能会受到的伤害,但美国司法部反垄断调查负责人 Makan Delrahim 周五 (8 日) 再度重申,现有的美国反垄断法能够解决科技公司的垄断问题。 继7月份美司法部宣布启动针对美国科技巨头的反垄断调查,Facebook、谷歌、亚马逊、苹果等公司陆续出现在名单上。 据钜亨网报道,Makan
发布时间:2019.11.12 -
用真实案例讲述美国专利证书号标示义务
专利法鼓励专利权人在专利物上标示专利证书号數,目的在于让第三人知道其产品所涉及之专利权利有哪些,第三人也因此得进行回避设计或是寻求授权,以免于构成专利侵权行为。然而,即使专利权人未在专利物上标示专利证书号數,也不会因此失去损害赔偿的请求权,只是会失去通知被告侵权行为之前或起诉之前的损害赔偿金。2020年2月,美国 CAFC在Arctic Cat Inc. v. Bombardier Rec.
发布时间:2020.03.19 -
美国专利商标局发布调整商标官费的最终规则
编译自www.ipwatchdog.com 2020年11月17日,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发布一项关于商标申请和商标审查与上诉委员会(TTAB)各项程序新官费的最终规则。该规则将于2021年1月2日生效。上一次商标官费调整大约是3年前。 各项官费增长幅度不一。通过TEAS Plus(对于初始的主要注册申请,USPTO提供三种电子申请选项:TEAS Plus、TEAS RF和TEAS
发布时间:20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