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专利
-
商标
-
版权
-
商业秘密
-
反不正当竞争
-
植物新品种
-
地理标志
-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
技术合同
-
传统文化
点击展开全部
律师动态
更多 >>知产速递
更多 >>审判动态
更多 >>案例聚焦
更多 >>法官视点
更多 >>裁判文书
更多 >>近日,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知识产权与数字经济生态建设论坛在京举办,此次论坛由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北京知识产权法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承办。在论坛成果发布环节,北京市检察机关知识产权法律监督模型、商业秘密保护与风险防范指引正式公布。
北京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朱雅频在论坛致辞时表示,近年来,全市检察机关牢固树立“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理念,围绕“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目标,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领域知识产权检察保护力度,推动检察“履职效能”与“制度赋能”相统一。
此次发布的北京市检察机关知识产权法律监督模型,以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数据为基础,通过产业链节点追踪上下游人员身份,发现并追加遗漏的犯罪事实或人员,实现跨区域案件串并,解决“不刑不罚”问题。
论坛上,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田向红发布商业秘密保护与风险防范指引。指引建议,对商业秘密采取“限制接触”“合理披露”等管理模式,加强涉密载体、涉密区域管理,合理利用电子技术等科技手段限制接触主体和接触范围,以便及时发现商业秘密被窃取、电子侵入获取等情况,采取有效补救措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