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10160652
中文
中文
EN
繁体
维权之路漫漫而修远
首页
知产速递
国际知产
审判动态
理论前沿
法官视点
案例聚焦
实务探讨
律师动态
裁判文书
法律宝库
网站地图
首席律师 徐新明
13910160652
ciplawyer@163.com
关于我们
在线咨询
专利
更多 >>
商标
更多 >>
版权
更多 >>
商业秘密
更多 >>
反不正当竞争
更多 >>
植物新品种
更多 >>
地理标志
更多 >>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更多 >>
技术合同
更多 >>
传统文化
更多 >>
点击展开全部
律师动态
更多 >>
2025.10.29
美国法院禁诉令三步调查法的形成与发展:基于典型判例的分析
2025.08.27
徐新明律师入选北京市律师协会涉外律师人才库
2025.07.21
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徐新明律师:吲哚布芬片专利纠纷中的创新与垄断
知产速递
更多 >>
《中美欧日韩五局复审无效程序用户手册》首次发布
2025.10.11
WTO就欧盟投诉中国“禁诉令”问题发布终局裁定
2025.07.24
《中美欧日韩五局外观设计视图提交指导手册》发布
2025.07.11
知识产权环球资讯|国内首例庭审中使用AI生成的虚假案例;新反法隐...
2025.10.31
关于《专利侵权风险排查指南》团体标准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2025.10.31
审判动态
更多 >>
调解“三明确”+司法确认:专利侵权案源头阻断批量下游侵权
2025.10.31
以参数限定产品权利要求时说明书的充分公开
2025.10.30
付费会员制超市遭代购网店“蹭标”侵权 法院认定不正当竞争判赔
2025.10.29
抓取小红书用户数据牟利,被判赔偿110万元
2025.10.28
利用AI批量“测评”引流 法院认定:构成不正当竞争!
2025.10.23
案例聚焦
更多 >>
最高院发布2025年人民法院反不正当竞争典型案例,附判决书原文
2025.09.08
最高检发布9个知识产权保护典型案例
2025.04.24
最高法发布2024年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典型案例
2025.04.22
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第三批典型案例发布!
2024.10.22
2023年中国法院10大知识产权案件、50件典型知识产权案例
2024.04.22
法官视点
更多 >>
从补正新要求反思商标“撤三”启动主体范围的限缩与破解
2025.10.31
商标权注册取得制度的检视与完善研究
2025.10.30
竞业限制条款的效力与适用
2025.10.20
文字商标显著性的司法认定
2025.10.14
地理标志商标侵权认定标准及举证责任分配
2025.10.09
裁判文书
更多 >>
专利
国家知识产权局、某陶瓷材料(上海)有限公司等行政二审判决书
2025.10.30
商业秘密
四川某某科技有限公司、四川某某科技有限公司与刘某红、四川某某...
2025.10.29
反不正当..
新反法隐性使用首案一审宣判,“混淆可能性”是核心 一审判决书
2025.10.28
反不正当..
广州知产法院:界定艺术类作品的“代表法人意志”二审判决书
2025.10.27
反不正当..
“好时”巧克力酱包装装潢受保护
2025.10.24
法律宝库
更多 >>
中国法库
法律法规
立法动态
政策指引
国际法库
他国法律
国际公约
返回列表
首页
>
维权之路
>
专利
中国企业应对美国“337调查”趋于主动
发布时间:2007-09-11
来源:新华社
作者:
字号:
+
-
563
自2002年以来,中国已连续五年成为遭受美国“337调查”最多的国家,在严峻的贸易摩擦形势下,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正从最初的被动应对走向主动应诉,在贸易“实战”中趋向成熟稳健。
所谓“337调查”,指的是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
(ITC)针对“进口贸易中对美国知识产权构成侵犯和其他不公平行为”的调查。一旦美国ITC调查裁定涉案产品侵犯美国有效知识产权,ITC有权下令禁止侵权产品进入美国国内市场。
中国商务部进出口公平贸易局副局长余本林在厦门举行的“美国‘337调查’及企业应对策略研讨会”上说:“‘337调查’的制裁结果可能涵盖该产品的整个生产环节,因此‘337调查’打击的对象不仅是针对某项产品,而是针对整个产业链。”
近年来,美国对中国的“337调查”案件直线上升。中国商务部的数据显示,自2002年以来,中国共涉及案件46起,占同期立案总数的37.4%,且案件数量呈逐年增长的趋势。
仅今年1至8月,ITC已对中国企业发起12起“337调查”,直接涉案金额达到16.6亿美元,立案数量和涉案金额分别较2006年同期增长43.8%和43.2%。
尽管如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从最初的被动应对,到现在的主动应诉,中国企业正在有组织、按步骤、有层次地按照“337调查”的博弈规则维护自身利益。
2006年2月,中国无汞碱性电池“337调查”结案,ITC终裁认定:原告美国劲量控股公司拥有的专利属无效专利,包括福建南孚电池有限公司在内的中国7家电池企业不构成专利侵权。
“在目前已结案的39起案件中,72%的企业都主动应诉,应诉企业一般都能取得和解或不侵权裁决等较为满意的结果。”余本林说。
厦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永说:“企业的专利储备越强大,应诉企业越团结,对提出‘337调查’申请的对手的威慑力就越大,这是这两年企业在应对贸易摩擦实战中得到的经验。”
在全球范围内的知识产权管理,也得到了中国企业的重视。除了在国内进行专利注册,中国企业开始在美国、欧洲、日本等全球主要贸易区域注册专利。
李永说:“一旦因竞争原因被对手以侵犯知识产权纠纷为名告上法庭,这将成为最为有利的反击武器。”
中国的行业协会也积极为企业的应对行动提供支持。最近几年,在针对中国电池、地板、打火机等行业的“337调查”中,行业协会发挥了极大的组织协调作用。
余本林说,下一阶段,商务部将建立和完善“337调查”应对工作机制,推动知识产权险开发,帮助企业分化风险,通过各种方式提高企业的应对能力。(新华社记者李慧颖、赵颖、余瑛瑞)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中国企业应对美国“337调查”趋于主动
2007-09-11
中国企业应更加积极应对"337调查"
2011-10-19
2017年度中国企业应诉美国337调查综述
2018-01-29
突围美国337调查:中国企业在"实战"中走向成熟
2007-09-26
14家中国企业卷入美国“337”调查
2007-08-09
评论
发布评论
在线咨询
13910160652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