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这里几乎每天都有重大新闻发生

点击展开全部

法律宝库

更多 >>

北京市数智赋能检察履职服务版权保护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5-08-15 来源:京检在线
字号: +-
563

为深入探索“数字中国”的检察实践,北京市检察机关依托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构建“融合履职、数据驱动、技术赋能、智能协同”的“四位一体”现代化检察数智监督体系,形成“个案办理—类案监督—系统防护”的版权检察数智化保护新模式。2021年以来,全市检察机关办理包括全国首例侵犯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形象著作权刑事案件、全市首例利用人工智能生成模型侵犯著作权犯罪案件等在内的各类知识产权检察案件3549件。主要经验是:

一是全面建用知识产权检察保护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依法精准打击盗版侵权犯罪。北京市检察院主动对接市政务服务管理局,构建首都检察版“接诉即办”机制,以市民服务热线、北京市出版版权协会受理投诉数据等七类数据为基础,升级在全国检察机关大数据模型评选中荣获一等奖的知识产权检察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支撑,自主创设“智能解析程序”,每30分钟内一键完成对36万余条数据的筛查,动态、精准、高效识别全市重点点位、重点线索,实现场景应用可视化。经过多方协作推动刑事立案151件(含跨省案件31件),行政处罚72件,公益诉讼检察立案4件,打掉制假售假窝点219处。在民事检察领域,通过模型识别出77件侵犯信息网络传播权批量诉讼案件缺乏正当基础,协同其他司法机关开展专项治理,并先后向外省检察机关移送线索24件。

二是发挥数据要素作用,建立系列配套机制。依托著作权案件线索通报会议机制,常态化开展恶意诉讼专项行动,形成跨区域“行政执法+刑事司法”双向衔接。在此基础上,创建京津冀“必审、必报、必查”跨区域全链条打击侵权盗版办案机制,办理邵某某等18人售卖2000余万册盗版少儿图书案等大要案,相关案例入选《中国打击侵权假冒工作年度报告》典型案例,相关工作机制作为全国检察机关唯一入选案例获评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第三批典型案例。此外,还打造“AI+检察服务”平台,推出察微知远、智检速答、检启智远、恶意诉讼线索举报平台等AI矩阵,对内为检察干警提供“一键式”智能检索、文书生成服务,提升办理版权案件效率;对外为权利主体、人民群众提供控告申诉、版权咨询等在线服务,全方位保障人民群众版权司法保护需求。

三是推进版权保护综合履职,为数字版权保护“规则之治”提供北京检察经验。依托数智赋能优势,创新“技术调查官+检察技术”辅助办案等办案机制,持续打造既懂技术又懂法律的专业化办案队伍,办理一批“首案”“大案”,如全市首例利用人工智能生成模型侵犯著作权犯罪案等。在办案基础上,持续提炼办案规则,制定《涉数字经济知识产权刑事案件电子数据证据收集与审查办案指引》等系列工作办法10个,发布《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刑事风险提示》、《商业秘密保护与风险防范指引》、中英文版《北京市检察机关护航版权产业高质量发展办案要旨》,持续提炼检察办案规则以案释法,持续引领社会法治意识。

没有了 下一篇下一篇

评论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