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专利
-
商标
-
版权
-
商业秘密
-
反不正当竞争
-
植物新品种
-
地理标志
-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
技术合同
-
传统文化
律师动态
更多 >>知产速递
更多 >>审判动态
更多 >>案例聚焦
更多 >>法官视点
更多 >>裁判文书
更多 >>意大利此次修订的版权法(Legge sul Diritto d'Autore)针对AI生成内容的版权归属争议作出回应。法律规定,即使借助AI工具创作的作品,若其包含作者的智力劳动成果,仍受版权保护;反之,若作品仅为AI算法自动生成、无人类创造性投入,则不被视为受保护的作品。
意大利文化部在官方声明中指出,这一规定旨在“平衡技术创新与创作者权益”,明确AI不能替代人类成为作品的“作者”。霍金路伟国际律师事务所(Hogan Lovells)意大利知识产权顾问弗朗西斯科·班特尔(Francesco Banterle)分析称:“法律强调‘实质性人类智力贡献’,本质上传递了一个政策信号——AI是创作工具,而非作者,人类创造性劳动始终是版权保护的核心。”
规范大模型训练:版权内容使用需符合“合理使用”原则
除AI生成作品的保护外,新法还对“使用版权内容训练生成式AI大模型”的场景作出规范。根据规定,在符合“合理使用”(fair use)原则的前提下,可基于已受版权保护的作品训练AI模型,但需明确标注训练数据的来源,并确保不损害原作者的经济利益或精神权利。
班特尔补充道:“这一条款为AI开发者与版权方之间的合作提供了法律框架,既允许技术创新,也避免了对版权内容的‘无限制掠夺’。”
回应全球AI版权争议,意大利探索“中间路径”
近年来,生成式AI(如MidJourney、Stable Diffusion)的普及引发全球对“AI创作版权归属”的争议。欧盟、美国等司法管辖区仍在探讨立法方案,而意大利此次修订被视为“较早给出明确规则”的尝试。
意大利文化部长詹卡洛·加兰(Giancarlo Galliani)在生效仪式上表示:“新版权法不仅是技术变革的回应,更是对创作者社区的承诺——我们既支持AI推动文化创新,也必须捍卫人类创造力的价值。”
意大利新版权法的生效,标志着全球AI与版权法协调进程中的重要一步。其核心逻辑——“人类智力贡献是版权保护的前提”——或将为其他国家提供参考,也为AI时代的文化创作与技术创新划定了一条清晰的平衡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