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利 -
商标 -
版权 -
商业秘密 -
反不正当竞争 -
植物新品种 -
地理标志 -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
技术合同 -
传统文化
律师动态
更多 >>知产速递
更多 >>审判动态
更多 >>案例聚焦
更多 >>法官视点
更多 >>裁判文书
更多 >>
10月18-19日,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22届上海国际知识产权论坛在上海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为“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邓鸿森向论坛发来书面致辞。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副总干事王彬颖出席开幕式并为第五届WIPO-Shanghai创新奖颁奖。上海市市长龚正、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来自政府部门、国内外企业、学者以及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的300余名代表参加了主论坛。
邓鸿森在书面致辞中指出,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已成为推动创新与创造力的重要驱动力,催生了新的产品与服务,也对知识产权保护与商业化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国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参与者,其崛起也反映出综合知识产权能力的全面提升。中国拥有24个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其中上海–苏州集群位列全球第6位。上海汇聚了超过1万家人工智能企业、2万多项人工智能发明专利,以及近30万名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展现出强劲的创新活力。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愿与中国政府和上海市进一步深化知识产权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构建更加创新、包容和可持续的未来。
龚正表示,当前,上海正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上海始终将建设知识产权强市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截至今年9月底,全市有效发明专利数量已达30.6万件,每万人拥有高价值发明专利数超过63件。上海将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在保障创新、赋能发展的重要作用。
申长雨表示,加快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是关乎中国能否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战略性问题。国家知识产权局持续完善人工智能领域的知识产权规则与制度,并运用大模型技术提升知识产权领域的治理效能。
来自产权组织的代表在主论坛和分论坛中分别就“人工智能驱动的流程优化与数字化转型”、“人工智能技术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应用”、“数字时代的知识产权生态系统:韧性”、“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国际知识产权争议仲裁与调解”以及“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人工智能工具与应用”等主题作了介绍。




首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