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专利
-
商标
-
版权
-
商业秘密
-
反不正当竞争
-
植物新品种
-
地理标志
-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
技术合同
-
传统文化
点击展开全部
律师动态
更多 >>知产速递
更多 >>审判动态
更多 >>案例聚焦
更多 >>法官视点
更多 >>裁判文书
更多 >>案情简介
2024年6月17日,渝北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接到消费者举报,重庆某物流园一商铺销售的电磁炉疑是假冒产品。执法人员通过实地检查,发现举报人购买同品牌同型号电磁炉662台。2024年6月20日,渝北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立案调查。
经查,该批电磁炉外包装标示“Midea”“美的电磁炉 全球累计生产超2亿台”,经“Midea”商标权利人鉴定,均为侵犯权利人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产品。涉案当事人某电子商务有限公司通过互联网平台累计销售侵权商品217台。鉴于网络交易购买主体具有虚拟性,办案机关认定该部分商品无法建立完整的证据闭环,故不纳入侵权商品统计范畴。经对当事人实体仓储库存、物流单据及资金流水等客观证据调查取证,最终锁定可溯源的线下侵权商品662台,按照成交单价117元/台,核定违法经营总额为7.74万元。
渝北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认定,涉案当事人上述行为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五十七条第三项所指“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违法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六十条第二款规定,责令其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并作出没收662件侵权商品、罚款4万元的行政处罚。
典型意义
本案是民生领域“铁拳”行动的典型案例,精准聚焦电子商务领域新型侵权行为,针对互联网违法售假查处中普遍存在的“主体身份锁定难”核心痛点,创新运用反向追溯策略,线上线下齐头并进,严厉打击以假充真、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违法行为,为较高价值商品侵权当事人身份识别提供了创新路径,切实维护消费者和商标权利人合法权益。
没有了
下一篇

评论